English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1999-04-26 来源:光明日报 全国政协副主席 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文元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初步建立、健全了环保政策、法律和管理体系,加强了城市和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总体上避免了经济快速增长情况下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的局面,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还有所改善。但总的来看,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相当严峻,很多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尚未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环保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人通过生产、消费活动消耗自然资源而使自身发展,自然通过转化人的废弃物而使其自身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当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其自我恢复能力、人向自然抛出的废弃物超过其自我净化能力时,就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其结果是人自身受到环境的惩罚,甚至危及生存。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都是由生存环境的恶化造成的。因此,保护环境实际上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应该看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首先,我国的生存环境“先天不足”。据测算,我国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丘陵;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区和荒漠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或较难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大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七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并且仍在继续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16亿。这无疑将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其次,我国经济建设对环境的压力沉重。我国资源的质量较差,如煤炭资源,含灰量平均20—28%,含硫量平均1—1.7%;许多矿产资源的品位不高,等等。因此,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量大,对环境的污染度高。而且我国现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装备和工艺,使创造相同数额的国民收入,能源、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结果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总之,我们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环境的恶化与破坏并非一朝一夕,环境的治理与改变也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我们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把落实这一基本国策的工作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全民环保意识,调动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要通过学习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环保意识,要将环保工作列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建立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要建立一系列公众参与制度,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各种环保社会活动,形成一种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二、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并逐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即高达540亿美元,占年GDP的8%,几乎冲抵了我们的年经济增长额。因此,一定要切实改变“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加大对环保的投入。

三、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鉴于环保与人口、资源关系密切,环保工作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环境污染又常常是跨省、区的,建议国务院成立人口、资源、环境领导小组,以统筹协调,加强领导。同时对环保行政部门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体制。

四、加强环保的法制建设。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某些法律的条款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些法律条款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执法程序、违法标准、惩罚力度等,都不够明确或者很不具体。与立法相比,执法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更为严重。建议加快法律实施细则的制定,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人大、司法、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五、加强环保监管工作。(1)建立全国31个省与35个大中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排序公布制度;(2)建立自动监测系统,改变随意关停污染处理装备的现象;(3)提高污染罚款额度,加大对污染者处罚的力度;(4)加强环保监管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提高水平,并将其纳入公务员系列。

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污染治理机制。目前的污染治理基本上是一种计划体制性的政府行为,企业缺乏治污动力,政府缺乏治污财力。建议加大排污收费的额度(目前的排污费只有治理费用的四分之一),使之与治理费用相当,改变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因缺乏经费而停止运行的状况。同时国家可通过政策倾斜,鼓励社会投资兴办治污产业,逐步形成污染治理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良性运转格局。

七、加强环保科技工作,加速发展环保产业。要组织科研机构针对我国的主要污染源进行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无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加强环保产品、技术、工程市场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国内环保市场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体系。

八、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强化产业的环保素质。(1)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对火电则要通过提高装机容量、加强燃烧洗选、建立坑口电站等措施不断提高其环保品质。大中城市应逐步以电、气代替燃煤。(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发展低污染、少能耗、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对能源和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逐步关闭。

九、加大治理力度,尽快改变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局面。要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植树造林,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不适当的围湖造田,要退田还湖,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改为梯田。

十、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污染和农业中农药、化肥、农膜等不适当或过度使用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且尚未引起充分重视。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避免走工业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一定能迅速发展,从而为我国21世纪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